上臺發(fā)言就緊張?如何娓娓道來而不是一板一眼?如何快速梳理自己的發(fā)言,并用有條理的方式呈現(xiàn)?表達,不僅是說話,而是根據(jù)不同的情境,輸出足夠有效力的信息,傳遞恰當?shù)那榫w和態(tài)度。本期將“榨干”兩位主播關于公開表達的心得與實踐,希望也對你有所啟發(fā)!「時間軸」2:18 準備公開發(fā)言,要準備逐字稿嗎?7:27 好的公開發(fā)言,有什么共通之處?10:14 當事人難以留意的致命錯誤——要點1:臨場感——12:35 構建臨場感,借“勢”發(fā)言13:58 反應速度過快,會破壞臨場感——要點2:流利度——16:26 出現(xiàn)卡頓不可怕,卡頓的位置更關鍵18:23 用語氣詞和連接詞來替代卡頓——要點3:延展性——22:02 好的語言,不僅自己說,也cue別人說24:39 好的提問,不用自己說,也能夠延展——要點4:記憶點——28:21 刻板印象,也是個人特色30:54 結論先行,創(chuàng)造全局觀和掌控感31:47 拓展支撐,才是邏輯感的精髓——如何準備?——34:22 事前:關注聽眾想要什么,用聽眾的語言溝通41:06 事中:感知聽眾現(xiàn)場狀態(tài),緊張不可怕,但不接納緊張?zhí)貏e可怕46:56 事后:驗證自己的判斷力,向觀眾尋求真誠反饋——其他建議——55:57 tips1:建立自己的語料庫58:14 tips2:讓語言和思維在速度上保持同頻61:35 tips3:默念、模仿和開口說!「寫在后面的話」這期節(jié)目從錄制到剪輯播出,我們也收到了不少關于表達的困惑和痛點。整理過程中,我們發(fā)現(xiàn)了一個比較大的gap。當我們試圖優(yōu)化表達效果的時候,往往認為「內(nèi)容上」要做一些調(diào)整。而事實上,很多時候未必是內(nèi)容的問題;或者說,【語音語調(diào)】的調(diào)整,會帶來更加事倍功半的效果。所以,給大家補充3個較為容易操作的tips:1、個別的、不尖銳的高音量表達,具備「標記」效果。尤其是在相對結構化的框架表達中,在“大家好”、“第一”、“第二”這類詞匯上,加重音,大概提升30%的音量,這會有效吸引觀眾注意力,大家會更記得住要點是什么,將直接影響對“表達邏輯感”的感知。*注:從頭到尾的高音量會讓聽眾深感疲勞,需要避免。2、針對準備工作非常詳細的發(fā)言,尤其是寫稿的情況(逐字稿、列出要點的稿件都算),一定要抽出一部分時間,設計自己的語速、重音、講話時的情緒……如果所有的重點都在內(nèi)容上,那么語音語調(diào)往往會非常平淡(沒有起伏、沒有強弱、沒有對比、沒有特色),所有的這一切,都會讓聽眾很難留下印象。而這一點非常容易被認為“是內(nèi)容還不夠優(yōu)秀”,于是上述循環(huán)反復上演~*注:特別嚴肅的場合、不可以出錯的場合,更要關注這一點,稍有不慎,就很容易把發(fā)言變成“背課文”,語音語調(diào)會極為空洞,反而發(fā)揮不好。3、學會掌握「停頓」的節(jié)奏。要學會分離思維的停頓和語言的停頓。即,此刻我大腦一片空白,但是嘴不能停(for流利性);此刻我思維非?;钴S,但是我可以稍加停頓(for節(jié)奏感)。這個需要反復練習,但如果能夠掌握,基本可以cover所有即興演講臨場忘詞的風險,從根本意義上緩解緊張?!溉鹚嘏煽?amp;#160;Respect」我們是在四大做咨詢的瑞瑞、在互聯(lián)網(wǎng)做人力的素素。歡迎大家收聽兩位打工人的漫談播客,比起細分垂類,我們更想做一本屬于我們的聲音雜志。在這里你將聽到校園、職場、商業(yè)、社會熱點事件。不定期邀請嘉賓,爭取定期更新,感謝與你們通過聲音相遇,也歡迎訂閱我們,不錯過每一次更新~「聯(lián)系我們」微信:mango_acid(備注播客聽友進群~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