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顏氏家訓》節(jié)選
自古明王圣帝,猶須勤學,況凡庶乎!此事遍于經(jīng)史,吾亦不能鄭重,聊舉近世切要,以啟寤(wu同悟)汝耳。士大夫之弟,數(shù)歲已上,莫不被教,多者或至《禮》、《傳》,少者不失《詩》、《論》。及至冠婚,體性梢定,因此天機,倍須訓誘。有志向者,遂能磨礪,以就素業(yè);無履立者,自茲墮慢,便為凡人。
?
人生小幼,精神專利,長成已后,思慮散逸,固須早教,勿失機也。吾七歲時,誦《靈光殿賦》,至於今日,十年一理,猶不遺忘。二十以外,所誦經(jīng)書,一月廢置,便至荒蕪矣。然人有坎稟,失于盛年,猶當晚學,不可自棄??鬃?曰:“五十以學《易》,可以無大過矣?!蔽何?、袁遺,老而彌篤;此皆少學而至老不倦也。曾子十七乃學,名聞天下;荀卿五十始來游學,猶為碩儒;公孫弘四十余方讀《春秋》,以此遂登丞相;朱云亦四十始學《易》、《論語》,皇甫謐二十始受《孝經(jīng)》、《論語》,皆終成大儒:此并早迷而晚寤也。
世人婚冠未學,便稱遲暮,因循面墻,亦為愚耳。幼而學者,如日出之光;老而學者,如秉獨夜行,猶賢乎瞑目而無見者也。
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