桂枝香·金陵懷古
王安石 〔宋代〕
登臨送目,正故國晚秋,天氣初肅。千里澄江似練,翠峰如簇。歸帆去棹殘陽里,背西風,酒旗斜矗。彩舟云淡,星河鷺起,畫圖難足。(歸帆 一作:征帆)
念往昔,繁華競逐,嘆門外樓頭,悲恨相續(xù)。千古憑高對此,謾嗟榮辱。六朝舊事隨流水,但寒煙衰草凝綠。至今商女,時時猶唱,后庭遺曲。(衰草 一作:芳草)
譯文
登山臨水,舉目望遠,故都金陵正是深秋,天氣已變得颯爽清涼。奔騰千里的長江澄澈得好像一條白練,青翠的山峰俊偉峭拔猶如一束束的箭簇。帆船在夕陽往來穿梭,西風起處,斜插的酒旗在小街飄揚。華麗的畫船如同在淡云中浮游,江中洲上的白鷺時而停歇時而飛起,這清麗的景色就是丹青妙筆也難描畫。
遙想當年,達官貴人爭著過豪華的生活,可嘆在朱雀門外結綺閣樓,六朝君主一個個地相繼敗亡。自古多少人在此登高懷古,無不對歷代榮辱喟嘆感傷。六朝的風云變化全都隨著流水消逝,剩下的只有寒煙慘淡、綠草衰黃。直到如今的商女,還不知亡國的悲恨,時時放聲歌唱《后庭花》遺曲。
注釋
登臨送目:登山臨水,舉目望遠。
故國:舊時的都城,指金陵。
千里澄江似練:形容長江像一匹長長的白絹。語出謝眺《晚登三山還望京邑》:“余霞散成綺,澄江靜如練?!背谓宄旱拈L江。練,白色的絹。
如簇:這里指群峰好像叢聚在一起。簇,叢聚。
去棹(zhào):往來的船只。棹,劃船的一種工具,形似槳,也可引申為船。
星河鷺(lù)起:白鷺從水中沙洲上飛起。長江中有白鷺洲(長江與秦淮河相匯之處的小洲)。星河,銀河,這里指長江。
畫圖難足:用圖畫也難以完美地表現(xiàn)它。
繁華競逐:(六朝的達官貴人)爭著過豪華的生活。競逐:競相仿效追逐。
門外樓頭:指南朝陳亡國慘劇。語出杜牧《臺城曲》:“門外韓擒虎,樓頭張麗華。”韓擒虎是隋朝開國大將,他已帶兵來到金陵朱雀門(南門)外,陳后主尚與他的寵妃張麗華于結綺閣上尋歡作樂。
悲恨相續(xù):指亡國悲劇連續(xù)發(fā)生。
憑高:登高。這是說作者登上高處遠望。
謾嗟榮辱:空嘆什么榮耀恥辱。這是作者的感嘆。
六朝:指三國吳、東晉、南朝宋、齊、梁、陳六個朝代。它們都建都金陵。
商女:歌女。
《后庭》遺曲:指歌曲《玉樹后庭花》,傳為陳后主所作。杜牧《泊秦淮》:“商女不知亡國恨,隔江猶唱《后庭花》”,后人認為是亡國之音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
此詞可能是王安石出知江寧府時所作。公元1067年(宋英宗治平四年),王安石第一次任江寧知府,寫有不少詠史吊古之作;公元1076年(宋神宗熙寧九年)之后王安石被罷相,第二次出任江寧知府。這首詞當作于這兩個時段的其中之一。
王安石(1021年12月18日-1086年5月21日),字介甫,號半山,謚文,封荊國公。世人又稱王荊公。漢族,北宋撫州臨川人(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(qū)鄧家巷人),中國北宋著名政治家、思想家、文學家、改革家,唐宋八大家之一。歐陽修稱贊王安石:“翰林風月三千首,吏部文章二百年。老去自憐心尚在,后來誰與子爭先?!眰魇牢募小锻跖R川集》、《臨川集拾遺》等。其詩文各體兼擅,詞雖不多,但亦擅長,且有名作《桂枝香》等。而王荊公最得世人哄傳之詩句莫過于《泊船瓜洲》中的“春風又綠江南岸,明月何時照我還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