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夢見你》
作者:黑塞 [德]
常常,當我上床就寢,
等我眼睛閉起來,
雨用潮濕的手指叩著窗板,
那時,你就向我走來,
像苗條的遲疑的小鹿,
從夢鄉(xiāng)悄悄地來到我身旁。
我們一同漫步,或者游泳,或者飛翔,
穿過森林、河川、喋喋不休的獸群,
穿過星星和閃著虹光的浮云,
我和你,在中途往故鄉(xiāng)同游,
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態(tài)圍在我們四周,
時而在雪中,時而在炎炎的陽光里,
時而分離,時而又靠在一起,
我們手拉著手。
早晨來臨,夢影消逝無蹤,
它深深地沉入我的心中,
它在我心里,卻已不屬于我,
我郁郁寡歡,默然開始白天的生活,
可是,我們還在某處走動,
我和你,置身在紛紜的萬象之中,
狐疑地穿過充滿魅力的人生,
它使我們眼花繚亂,卻騙不了我們。
譯者:錢春綺
選自《黑塞抒情詩選》,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
既然白天已使我疲倦,/ 但愿星光中的夜晚 / 親切地包容我深深的渴念
—— 黑塞
赫爾曼·黑塞(1877年7月12日— 1962年9月23日),德國作家,詩人。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。主要作品有《彼得·卡門青》《荒原狼》《東方之旅》《玻璃球游戲》等。黑塞不僅對中國詩歌十分著迷,而且對中國哲學頗有研究。
分手,是一步步走出彼此的夢
且放下一切勞作,/ 前額,也忘掉憂思,
此時此刻我所有的感覺 / 就想沉入安睡。
——赫爾曼·黑塞
黑塞的詩歌深受德國浪漫主義的影響,世人稱他為“新浪漫主義者”。在日常生活里,有人遲鈍,也有人洞明,但這并不妨礙人們對自我的追求,這也同樣是黑塞的主張,他說:“愛不必請求,也不可要求。愛必須成為自己明確肯定的力量。它便不再是被牽引,而是去牽引。”
“夢的內(nèi)容是由于意愿的形成,其目的在于滿足意愿?!?這是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的發(fā)現(xiàn)。每逢睡意襲來,我們會在舒心的狀態(tài)下忘掉憂思;倘若失眠,那將產(chǎn)生一段無人認領(lǐng)的夢,甚至是一場難以忘卻的故事。
“我和你,在中途往故鄉(xiāng)同游,大千世界的千姿百態(tài)圍在我們四周”,那時,世界總是新奇的,有些道理我們不懂得;而當那些道理都懂得時,我們已不再年輕。很多時候,我們陪對方走過奮斗的過往,但Ta最終卻無法見到更好的你。
有些人,難免會出現(xiàn)在自己的夢里,那是一段沒有被限制的時光,夢境里彼此總是共同存在。直到早晨來臨,夢影消逝無蹤……我們又開始重新調(diào)整彼此的距離。往后,在面對愛情時,我們變得更加敏感,也倍加敬畏。
文/肖堯