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和歷史有一種特殊的關(guān)系,它隱藏在繁復的當代生活中,往往只有去博物館時才會感知到它的存在。但優(yōu)秀的歷史小說則能將遙遠的歷史還原為“等身大小”,塑造出一種美妙的臨場感。
這期節(jié)目,我們邀請了兩位來自四川的小說家李靜睿和周愷,他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一百年前的家鄉(xiāng)為背景,用具有方言趣味的語言進行創(chuàng)作。民間傳說、地方俚語;袍哥紛爭、鹽商興衰……在《苔》和《慎余堂》這兩本小說中,兩位小說家化身為當?shù)氐恼f書人,用故事重述歷史。
《苔》的故事結(jié)束于1911年,《慎余堂》則從1911年開始,兩部小說的時間恰巧接續(xù)上。看熱鬧的民眾、食言的袍哥和新軍、犧牲的留日學生,在歷史的滾滾車輪下,個體如何與時代共振?如果說“虛構(gòu)是一種野史,是對正史的補充”,那么史料里缺位的敘事會怎樣在小說里“重生”?
此外,在這期四川人含量100%的節(jié)目中,我們還不忘操持著方言口音,從歷史故事回到當代生活,聊聊四川地區(qū)愛耍陰招的江湖做派和做啥都不算出格的社會風氣。
【時間軸】
07:00 歷史小說與當代生活:身臨其境、懸而未決的魅力遠大于借古諷今
12:03 《苔》的暴力場景脫胎于周愷在家鄉(xiāng)樂山的成長記憶
16:57 《慎余堂》如何書寫史料中缺位的女性敘事
25:45 看熱鬧的民眾、食言的袍哥和新軍、犧牲的留日學生,個體如何與時代共振?
31:26 “虛構(gòu)是一種野史,是對正史的補充。把敘事留給時間,讓后人判斷這個時代?!?34:50 李劼人、張恨水寫的是他們的當下,而不是寫所謂的歷史小說
38:06 把歷史人物裝進通俗小說的殼里:“故事比思想永恒一些?!?46:48 方言作為一種穩(wěn)定的敘述語調(diào),讓“閑筆”透進故事和人物中去
53:03 四川氣質(zhì):愛耍陰招的“非俠義”江湖做派和做啥都不算出格的松散風氣
【主持】
鐘娜,中英雙語寫作者,譯者。譯有《聊天記錄》《正常人》。(豆瓣ID:阿棗)
【嘉賓】
李靜睿,作家,著有《慎余堂》《北方大道》等。(微博ID:茨威格死于昨日世界)
周愷,1990年生,樂山人。出版有長篇小說《苔》,短篇小說集《偵探小說家的未來之書》。
【節(jié)目中提到的書】
《苔》 周愷 著
《慎余堂》 李靜睿 著
《烏克蘭拖拉機簡史》[英]瑪琳娜·柳薇卡 著
《成都通覽》 傅崇矩 著
《群魔》 [俄]陀思妥耶夫斯基 著
《戰(zhàn)爭與和平》 [俄]托爾斯泰 著
《安娜·卡列尼娜》 [俄]托爾斯泰 著
《包法利夫人》 [法]福樓拜 著
《飄》 [美] 瑪格麗特·米切爾 著
《死水微瀾》 李劼人 著
《大波》 李劼人 著
《暴風雨前》 李劼人 著
《啼笑因緣》 張恨水 著
《金粉世家》 張恨水 著
《傻瓜吉姆佩爾》[美]辛格 著
《尤利西斯》 [愛爾蘭] 喬伊斯 著
【本期嘉賓推薦圖書】
《新鄉(xiāng)土中國》 賀雪峰 著
《小鎮(zhèn)喧囂》 吳毅 著
【出品人】蔡欣
【主理人】貓弟
【統(tǒng)籌&監(jiān)制】Bake
【策劃】鐘娜 貓弟 Bake
【后期制作】AURA.pote
【視覺設(shè)計】孫曉曦 甘信宇
【音樂】上海復興方案
片頭 - Public Poet
片尾 - There and Then
【文字整理】drunkflea 程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