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6學思相資
[清]王夫之
學非有礙于思,而學愈博則思愈遠;思正有功于學,而思之困則學必勤。
注釋
1選自《船山全書》(岳麓書社2011年版)。標題為編者所加。相資:相互憑借,相互資助。這里指互相促進。
2礙:妨礙。
3愈:更加。
4正:正好,恰恰。
5困:困難,疑惑。
文意
學習并不妨礙思考,學的東西越廣博,思路就會越深遠開闊;思考恰恰有利于學習,思考中的困惑,必然會促進更勤奮地學習。
學習和思考相輔相成。會學、會思,學習才有成效。
你知道嗎
沈括上山訪桃花
沈括是宋代著名科學家。他小時候非常好學,有一次讀到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《大林寺桃花》,非常喜歡。詩中有“人間四月芳菲盡,山寺桃花始盛開”的句子,他覺得很奇怪:為什么山上的桃花要到四月才盛開呢?
為了尋找答案,他就到山上進行實地考察。到了山上后,沈括發(fā)現(xiàn)挑花開得晚是因為山上的溫度比山下低很多。
正是憑著這種有疑必問、有問必求的精神,沈括寫出了《夢溪筆談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