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正宗老北京銅鍋涮肉
三提兩涮 干盤清湯
2. 秘制皇宮泉水湯料無任何添加劑
3. 散發(fā)這老北京底蘊的傳統(tǒng)復(fù)古裝修風(fēng)格
京味十足
4. 食材來自內(nèi)蒙古呼倫貝爾
陳巴虎旗大草原肉質(zhì)鮮美 立盤不倒
5. 中草藥蘸料
溫和無味精 含由蝦子瑤柱配制的XO醬
老北京的銅火鍋 | 傳承歷史的味道
將羊肉涮著吃在中國稱為“涮羊肉”,有文字記載于宋代;只有薄批酒醬椒料沃之,以風(fēng)爐安座上,用水少半銚;候湯響 一杯后各分以著,令自夾入湯 擺熟啖之,乃歲宜各以汁供......羊皆可,而關(guān)于涮羊肉的名稱由來,則與元世祖忽必烈有密切的關(guān)系。
▼
故事是這樣的,說起元世祖忽必烈南下征戰(zhàn)時,想吃清燉羊肉伙夫正宰羊時敵軍就追來了忽必烈饑餓難忍想吃羊肉,放在沸水中攪拌了幾下。待肉色一變馬上撈入碗中,撒上細鹽、蔥花和姜末,就送給忽必烈“解饞”。剩下的估計你也猜到了,忽必烈吃過羊肉后旗開得勝。
忽必烈率軍屢戰(zhàn)屢勝于1271年定國號為元;1279年滅南宋,國泰民安。
有一日,忽必烈上朝,想起了戰(zhàn)亂中所吃的“羊肉片”,便命御廚如法烹制,大宴群臣。御廚挑選羊肉上好部位、取肉切成薄片外,又精心調(diào)配多種作料,使其味道更佳鮮美。由于此肉涮著吃的,忽必烈將其賜名為“涮羊肉”。
到了清代,康熙、乾隆二帝所辦的幾次規(guī)模宏大的“千叟宴”中就有羊肉火鍋。后流傳市肆,由清真館經(jīng)營《舊都百話》云:“羊肉鍋子,為歲時最普通之美味”。
只有正宗的老北京銅火鍋
才能傳承這樣歷史的味道
特此我們尋到了這家八爺涮肉
店內(nèi)青磚灰瓦 飛檐翹角
廊柱迂回 華彩油漆
墻上的老物件與裝飾品
出自名家之手的畫卷
一時間好似穿越滿是吆喝聲的老北京胡同
# 泉水清湯鍋 #
銅制火鍋時最傳統(tǒng)最具韻味的鍋體
不僅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微量元素
水源是精選桶裝純凈水
鍋底由枸杞 海米 生姜 大蔥 紅棗紫菜等配制
皇家宮廷秘制
無任何添加劑
保證了涮到的肉質(zhì)可以原汁原味
▼
# 八爺金牌麻醬 #
獨家秘制的配方蘸料
裝盤美觀實在不忍下口
帶著露珠般的一扎俏生生擺在中央
模樣實在可人
婉約成為了一道風(fēng)景
多種中草藥與二十多種調(diào)味品溫和熬制而成
無任何添加劑 味精
采用蝦子、瑤柱天然食材
制作的OK醬參與其中
果真驚艷了我的嘴
▼
# 一米羊肉 #
霸氣的一米羊肉
單只是看著不吃
心里都有種暖暖的感覺
肉質(zhì)來自于內(nèi)蒙古呼倫貝爾
陳巴虎旗大草原羊
草原上有4000多種牧草其中120中珍稀牧草
400余種天然中草藥
天然礦泉水多達百余處
吃著中草藥
喝著礦泉水長大的羊不僅膻味盡除
還富含高含量的礦物質(zhì)和氨基酸
甄選6個月零180天的羔羊
上桌后久無血水滲出
明檔現(xiàn)切 立盤而不倒
品下一口
甚至有以口味刁鉆難養(yǎng)著名的
卻無不對其連連點頭
▼
# 鮮羊腱肉 #
羊肉與雞蛋搭配在一起
清新秀雅 | 玲瓏靚麗
恰如陽春三月時那一抹優(yōu)雅的江南景致
雞蛋融入羊肉汆燙
所散發(fā)出來的香氣撲鼻
關(guān)鍵是這道菜十分彈滑
用筷子把全蛋打散與羊肉混合
翻滾到湯里 等待羊肉煮熟
根本沒辦法一次夾住
肉很快滑出筷子
等待吃到嘴里
十足不一樣的鮮嫩彈滑羊肉口感
▼
# 特色麻燒餅 #
一塊面皮的真功夫
在麻醬餅上著實能夠體驗的出來
一口要下層層酥脆 齒頰留香
麻醬的醬香混合著面香
焦黃的餅皮上滿滿的芝麻香
每一層的質(zhì)感都有不同
吃過這個麻醬餅的人都會點贊
絕對不容錯過的一道點心
▼
最后再點一壺濃濃的內(nèi)蒙古奶茶一飲而下
初春的涮肉故事到這里就講完了
.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