葡萄配奶酪、小胡蘿卜蘸醬、芝麻菜佐火腿……這些無需開火、把新鮮食材放一起就可以糊弄一頓的「白人飯」憑借方便快捷、略帶獵奇的、與中國飯背道而馳的烹調(diào)哲學,很快就占領了短視頻平臺主頁和CBD商圈的白領午餐。
白人飯是打工族在高壓下不得已而為之的生存之道,還是披著打工人外衣的小資符號?
今天我們從白人飯出發(fā),聊一聊螈與龍截然不同的吃飯哲學及其背后可能的原因:
國內(nèi)外到底是誰在吃白人飯?
我們的味覺與飲食習慣是如何被塑造的?
為什么說做飯是一種個體層面的抗爭?
沒有食欲的心理機制是什么?
食物是充電裝置,還是回歸生活的魔法?
在我們的身體逐漸被資本和效率所異化的今天,吃飯變成了我們?nèi)绾翁幚砼c「身體」的關系的一道難題。其實不論吃哪種飯、怎么吃飯,它都是當今社會的一個切面,沒有孰對孰錯,只是努力生活罷了。
【時間線】
[01:08] 開場白
[04:00] 你平時吃什么?怎么吃?
[09:55] 真實存在的白人飯什么樣?
[15:37] 白人飯盛行背后的階級暗示
[21:57] 快節(jié)奏生活下的進食選擇差異
[27:25] 吃飯的口味是很私人的事情
[31:29] 熱愛做飯的女人和不愛做飯的女人
[37:23] 做飯是一種創(chuàng)作,是一種生活
[42:27] 有時候吃飯也是一件很痛苦的事
[51:22] 快手菜、辣味與人工調(diào)制的刺激
[01:00:56] 記憶中的鍋氣、人氣、煙火氣
[01:08:26]?結(jié)束語
【本期音樂】
盧廣仲 - 早安晨之美
sis - 心動的信號
【關于我們】
這是一束橫跨太平洋的電波——我們從獨特的人文和性別視角出發(fā),關注流行文化議題及社會形態(tài)變遷。
【加入社群】
關注公眾號「螈與龍」回復“聽友群”即可添加小助手拉進VIP群哦,我們等著一個你!
Peace。